close

  日前,國家外專局張建國局長在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表示,以國內市場需求為導向,學習借鑒外國技術移民政策的有益經驗,吸引高層次人才和國家急需緊缺的人才來華工作,既符合國際慣例,也將有利於我國科技創新、經濟發展和人才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以下為專訪全文:
  一、請問張建國局長,我國在推動引進國外智力法制化建設,如出台相關法律、實施海外人才綠卡、出入境便利等方面,有沒有新的措施?
  答: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實施了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戰略部署,並提出要積極吸收借鑒國外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引智法治化建設並依法引智,是形成和確立中國人才制度優勢的重要保障。國家外國專家局是我國參與制定和實施引智法律法規的行政主體,我們在中央人才工作小組領導下,協同有關部門,目前在引智法治化建設方面取得新的積極進展:
  一是在2013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頒佈實施。新增的R字簽證,是發給國家需要的外國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的專門簽證,申請這類簽證,應當符合中國政府有關部門確定的外國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的引進條件和要求。為人才簽證的實施,我們正在制定一些工作細則,確保這類人才來中國創業發展能走上綠色通道,為他們提供出入境和居留的各種便利。
  二是積極推進外國高端緊缺人才在華永久居留制度的實施。目前,外國高端人才在中國取得永久居留過程複雜。為此,中央人才工作小組協調推動各有關部門,改革創新、優化服務,簡化有關程序,為來華工作和投資的外國高端人才在華永久居留,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服務。
  三是各省市在為外國高端緊缺人才提供出入境和工作生活便利方面也在進行積極探索,如:上海針對外籍人才實施居住證B證制度,解決了他們在醫療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問題;北京改進完善外國專家管理服務制度;寧波實施海外工程師計劃;寧夏制定了“外國人在寧夏工作暫行辦法”等等。
  我們的目標是;建立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符合國際慣例的引進國外智力法制體系,我們正在積極推進《外國人在中國工作管理條例》、《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工作指導目錄》、《關於進一步加強引進國外智力工作的意見》、《開發利用國外智力資源辦法》、《引進國外智力成果共享辦法》等等系列法規和政策的制定,探索技術移民,努力優化我國引才育才用才環境,促進國際人才交流與合作,為國家創新註入強勁的動力,為人才創業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為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有力的海外智力支撐。
  二、請問:您剛纔提出了技術移民,西方發達國家紛紛通過技術移民來吸引國外人才,我國在技術移民方面有何考慮?是否也會出台類似國外的技術移民的措施?
  答: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都在通過各種方式——特別是修改移民法規,在全球抓緊延攬人才,吸納資金,以推進科技創新,培育產業優勢,構築戰略制高點,增強國家實力。近年來,我國引進外國專家總量雖有較大增長,但其中高層次人才占比不高。
  我們認為,以國內市場需求為導向,學習借鑒外國技術移民政策的有益經驗,吸引高層次人才和國家急需緊缺的人才來華工作,既符合國際慣例,也將有利於我國科技創新、經濟發展和人才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借鑒發達國家技術移民、投資移民的法律,嘗試對技術移民制度進行有益探索。這項工作的目的是通過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國人才參與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提升中國的創新能力。
  三、請問:國家外國專家局海外智力資源方面情況如何,專家局有無自己的人才庫?今後有怎樣的考慮?
  答:國家外國專家局作為中國政府主管引進國外智力的職能部門,已與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政府機構、國際組織、著名大學、民間團體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其中與100多個國外專家組織保持著長期合作關係。
  近年來,國家外國專家局外籍人才庫建設也得到不斷豐富、完善和更新。我們通過“擴外合內”的方法,即:擴充海外資源、整合國內資源,來充實海外人才信息資源;也通過電子商務、項目申報、對外合作等方法豐富和拓展人才信息庫存。如:美國退休人員協會是我們的合作伙伴,它的會員達三千多萬人,與我們建立了良好合作關係。我們還加強了國家外國人才資源總庫地方工作站、專業分庫、海外分庫的建設,設立了服務社會的“海外高層次人才搜索引擎”等,目的是滿足中國發展的需要。十年來,我們利用人才庫信息,舉辦外籍人才招聘會24場;近三年來,利用人才庫舉辦高層人才洽談會15場;向國內推薦各類人才合作項目1500餘項,人才庫建庫以來吸納各類海外人才信息達80多萬。同時也應當看到,我們在信息更新、需求對接、專業領域涵蓋等方面還不能完全達到國內市場對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廣泛需求,服務功能也亟待加強。
  四、國家在吸引國際人才方面有什麼展望和目標?工作有何側重?
  習近平同志為首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引智工作,十八大後習總書記首場外事活動,就是會見外國專家併發表重要講話,他高度評價了外國專家在我國革命和建設中的卓越貢獻和歷史作用,全面闡述了中國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和外交政策,鮮明表達了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堅定決心,更加明確了引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的地位和作用,內涵豐富,思想深刻,意義重大,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引智工作的重托和對開放的中國高屋建瓴的展望。
  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國家間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呼聲在增強,各國都需要加強國際合作。正如習總書記指出的:“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中國和平發展的勢頭、改革的深化,都有利於智力資源向中國流動聚集,外國專家來華創業的熱情也逐年高漲,改革開放初期,每年來華工作的外國專家不足萬人;2013年,全年來華工作外國專家達到61萬人次;從1991年至今,已有1299名外國專家獲得中國政府“友誼獎”。中國引智規模持續擴大、領域不斷拓寬、效益逐步提升。引進國外智力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內容,健康發展,生氣勃勃,已成為中國開展對外人才智力交流的關鍵渠道,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重要特征。
  目前,我們引智部門面臨的重要任務是:大力引進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引進高端人才是為了幫助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涉及的行業領域的需求很多,我只舉一例,群眾關心的環保治污、垃圾處理等問題。我國垃圾處理水平比較低,對土地、水和空氣污染嚴重,但在一些發達國家如德國,垃圾處理產業卻成為高利潤產業,垃圾成為巨大資源,甚至從國外進口,分類回收,無害化處理,加工為可利用的發電能源和其它資源!私人運營的垃圾處理行業,成為理念先進、運營機制科學和社會及環保價值巨大的產業。我們正在中德間垃圾處理方面建立長期合作,學習他們垃圾資源利用機制和先進技術,倡導簡約及物盡其用的生活方式。中國現在的環境污染,環保法律的實施,也會倒逼中國產業升級,給清潔能源、土壤、生態修複、污染控制、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節能降耗、循環經濟等產業帶來巨大發展空間和重大利好。我們要善於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經驗,為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態文明等事業作出貢獻。
  (來源:中國日報 記者 吳姣 編輯:柳洪傑)
  (原標題:專訪國家外專局局長張建國:加強引智法制化建設 助推人才強國戰略[1]- 中國日報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57oufxm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